我国首部服务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型研究志书——
《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研编收官并通过评审
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评价该研编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九月的南昌,秋高气爽。由我局自主立项研编、历时九年完成的《江西省环境地质志》,于9月7日至8日在南昌赣江宾馆举行的评审会上通过专家组评审。由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认为,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省级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成果集成与理论总结,作为一份优秀的环境地质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评审专家组由中科院院士李廷栋任组长,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研究员冯小铭任副组长。评审会邀请了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科技厅、省旅发委、省住建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地震局等单位代表参加。
局长、局党委书记苗壮到会致辞,对前来参加评审会的院士、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局完成的《江西省环境地质志》,集成了建国六十多年来江西环境地质工作成果资料,这在全国地质界发展史上尚属首次,随着国家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的加快推进,我省作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给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环境地质工作新的内涵,也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地质工作是我局应有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努力。
副局长余忠珍主持评审会。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候克常、局巡视员李福良作为评审专家出席。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水文队、地调院、环境总站、资源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及编写组成员共50余人到会。
评审意见指出,编志工作采用我国方志学“求真记实”和地质专业志书“论述兼备”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进行了全面收集、规律总结和理论提升,并与《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互补互融,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涵盖了区域地质构造、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和城市地质等众多领域,对全省丰富的地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研究论述,取得一些新认识、新发现,进一步论证了庐山第四纪山岳冰川的形成条件,总结了地下水、地热、矿水、地貌景观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特征,展示了各类资源潜力与良好的开发前景。
评审意见认为,这次编志集成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成果,通过将区域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等因素与环境地质问题联系起来研究,提升与深化了对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江西省环境地质志》与正在出版的《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组成江西地质专业志书系列,为江西社会发展、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地质科学文献,为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平台,完成了全国省级地质专业系列志书研编的试点任务,为全国省级地质专业志书研编与综合研究提供了经验,也是一部提高与普及结合、可供专业人士常备参阅、社会公众可读的地学专著,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评审过程中,院士和其他评审专家对该志书纷纷给予很高评价,指出,在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江西走在全国前面,深入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省域环境地质课题,开创了省级环境地质志研编工作的先河,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同时,大家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专家建议待修改补充完善后,即可出版发行。
据悉,《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无先例可循。篇章结构多次调整完善,数易其稿。自2007年迄今,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骨干,50余人参与。全书送审稿分上、下两册,由绪言、正文(11篇)、结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组成,计约100多万字,插图315幅,附表145张,照片190幅。(局宣)
中科院院士李廷栋主持项目评审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发表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