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站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  >  庆祝建局60周年  >  我与江西地矿征文

这本《增刊》蕴藏的大故事

发布时间: 2018-05-23 17:03:00 来 源:

袁赣湘

  这本1966年《中国地质》发行第三期增刊,刊载五篇文章,第一篇为许杰副部长在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地质工作现场会议上的总结(摘要),第二至四篇均刊登九0八队文章,这本增刊蕴藏一个大故事。
  江西赣南有“世界钨都”之称。新中国成立“江西省钨锡公司地质队”,1958年这支队伍更名:江西省地质局钨矿普查勘探大队。1961年更名:江西省地质局九0八地质队。
  国家第一、二个五年计划中,江西地矿人对赣南钨矿进行了大面积综合普查和对重点矿床进行勘探。每年提交七个矿区的普查与地质评价成果的资料和1.3个矿区的勘探成果资料,每三年探明一个四万吨以上大型钨矿床。奠定了中国钨矿工业的资源基础,巩固了赣南“世界钨都”地位。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赣南地表钨矿基本查清,一些地质技术员产生“赣南无矿论”、“赣南找矿悲观论”,片面认为在赣南除寻找钨矿外其他矿床均不理想。九0八队以吕凡为首的地质技术员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侵入岩及矿化作用研究。认为地表钨矿生成不是偶然,也不可能仅存在于地表,必须要加大实践。
  寻找位于西华山钨矿至漂塘钨矿之间的木梓园钨钼矿,始于1963年。地质技术员通过地表浅井、槽探、手掘坑探、填图和开动六台钻机进行深部岩心钻探。经过钻探验证,终于在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床方面取得不菲业绩。此事轰动整个地质部,并被国家列为1965年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1966年,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决定在赣南大余县召开《赣南钨矿地质工作现场会议》,时间定在3月8日至15日。这次会议完全是因江西地质局九0八队在大余木梓园矿区寻找隐伏型钨矿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召开的。
  在大余县召开的《赣南钨矿地质工作现场会议》,主办单位是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地质部副部长许杰,一批地质界知名教授和专家马杏垣、谢家荣、郭文魁、徐克勤、吴磊伯、俞建章、孙云铸、孟宪民等人以及地质部、冶金部、建材部、二机部、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高等院校101个单位的251名代表前来参加了现场会。
  地质部副部长许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江西省地质局九0八地质队在探寻木梓园等隐伏钨矿床的工作,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党的领导和教导下,在科学实验方面树立雄心壮志,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道路的具体代表。
  它的意义,首先在于九0八地质队的同志坚持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勇于实践,敢于革命,经过艰苦努力和反复曲折的斗争,闯出了一条寻找隐伏钨矿床的道路。其二,木梓园等几个隐伏钨矿的相继发现,突破了赣南钨矿普查工作的被动局面。其三,木梓园等隐伏钨矿床的发现,标志着我们的普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对寻找钨矿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它脉状矿床的普查评价也有重要意义。”(摘录<中国地质>1966年第三期“许杰副部长在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赣南钨矿地质工作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
  会议中,九0八队宣读和发布了五篇论文,即《运用构造体系分析的方法揭示矿产分布规律的体会》、《木梓园隐伏花岗岩预测》、《西华山花岗岩体多阶段侵入与多次成矿作用》、《木梓园隐伏矿床地质特征及研究方法》和《九龙脑隐伏黑钨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这五篇论文后来以《木梓园隐伏钨矿床的发现》为总题,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65年重大科技成果之一。直到1978年,江西大余木梓园隐伏钨钼矿床的发现,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九0八队(及九0九队、九一0队、综合研究队和中南地质科学研究所)总结的经验材料,也被地质书刊编辑部汇编成册,广泛地进行了经验交流,并亲临木梓园现场察看槽探、岩芯和查阅取得的原始地质资料。
  为期七天会议,与会代表以九0八队寻找、发现隐伏—半隐伏钨矿床的经验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总结和经验交流。1966年3月,《中国地质》杂志社专门出一期增刊。可见地质部对江西地质局九0八队寻找到木梓园隐伏钨矿床的重视程度。地质技术员又应用其找矿理论和规律,陆续在大余九龙脑、于都上坪、大余石雷、崇义的高岔、新安子等地区发现了六个类似中小型隐伏—半隐伏型钨矿床。
  《赣南钨矿地质工作现场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赣南召开的级别最高,规格最大,参会人数最多,地质科技成果最显著,地质找矿理论最为深远的现场会议。肯定了在木梓园矿区寻找隐伏型钨矿床的重大发现,在会议上发布的五篇钨矿专业论文和形成的《五层楼找矿理论》,被誉为是世界地质找矿史上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中国地质科技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在地质科技界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指导意义,开创了运用模式找矿的先河,是中国地质界对世界地质史一大贡献。
  《赣南钨矿地质工作现场会议》结束后,全国对寻找隐伏—半隐伏钨矿床有了更加明确和清淅的工作思路,并在寻找隐伏黑钨矿认识上有了理论突破,探索并成熟了《五层楼找矿理论》和模式找矿方式。在实践中更加广泛运用,后又创立《五层楼+地下室》、《七层楼找矿理论》等等。无论如何《五层楼找矿理论》来源和成熟于江西大余木梓园,此地有着“鼻祖”地位。
  这本杂志蕴藏的大故事,足以反映当年江西地矿人的辉煌。

 

 

[责任编辑: jxdkj_张建华 ]
相关新闻
地矿新闻